阅读传统文化经典,汲取教书育人经验
——《老子思想及其演变》读后感
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 孙铁山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引用《道德经》中“治大国若烹小鲜”、“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等这些经典语句来说明和阐述国家治理应该讲究“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和“实干兴邦”的工作方法。还有耳熟能详的“上善若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等经典励志语句也都出自我国传统文化经典《道德经》中。让我对老子及《道德经》充满了崇拜和好奇,到底是什么样的历史环境和文化传承造就了老子并毕其一生创作出《道德经》五千言,并被世人奉为中国古典哲学的奠基人呢?
2023年初,偶然的机会遇见陈楚文化研究所所长王剑教授并有幸获得其亲笔签名赠送的《老子思想及其演变》一书。一下子激发了我想全面系统了解老子及其著作的冲动,便甘之如饴般立刻开始认真阅读,读完本书之后折服于老子创建的以“道”为核心概念,以“道法自然,尊道贵德,无为而治,有无相生”为基本原则的古典哲学理论体系。最大的收获是感悟到了老子的《道德经》中蕴含的哲学思想阐明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相统一的终极基础,体现了人类思想智慧的深邃和广阔,不仅为我今后的生活指明了方向,而且也为我教书育人提供了众多好的哲学经验。
《老子思想及其演变》的基本情况。该书是由王剑教授编著,2019年12月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共有十章,合计26万字。分别为:第一章老子其人、第二章《老子》其书、第三章《老子》的哲学体系、第四章《老子》的人生智慧、第五章《老子》的政治思想、第六章《老子》的艺术价值、第七章《老子》的文化渊源、第八章老子学说的发展及影响、第九章老子与道教、第十章道家与儒家。作者因老子是“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属于其长年研究的“陈楚文化”范围而萌生编写本书的创作初衷。本书以文化学角度深入对老子进行研究,并对“老子是谁?《道德经》一书是如何产生的?如何认识《道德经》版本的演变?老子与孔子的关系?道家、道教与儒家之间的渊源?”等学术界争论较多的焦点问题提出了客观、独到的见解和回答。王教授在著书过程中秉持着“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的严谨治学态度,经过阅读和整理大量的文史籍书,提出了自己关于老子及其思想演变的重要观点:一是,老子确有其人,姓李名聃,孔子曾向老子问礼求道,儒道两家同根同源,《道德经》与《周易》《论语》一起并称为世界上影响最大的的中国古代文化元典;二是,《道德经》一书的演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老子以箴言的形式记录下其思想后经不同时期学者的学习和传抄过程中不断整理、修订、增益导致《道德经》一书形成了目前1993年出土的郭店战国楚竹简本、1973年出土的西汉马王堆帛书本和汉代河上公注本之间的不同面貌和不同版本的情况;三是,老子的学说大致沿着两个方向发展,其一是以庄子继承老子关于人生哲学在形而上的层面建构起的纯粹哲学方向,其二是以稷下学者关注老子的政治治国内容在形而下的层面建构的一套可操作的黄老学治国理论方向。四是,道家是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学术派,道教是中国本土土生土长的宗教,奉老子为教主,尊为太上老君,是道家后续演变出的一个形态。道家归为学术而道教归为宗教,二者不是一回事。本书讲述老子及其思想演变的视角立足稳、站位高、思考深,依据坚实,言之确凿,既回溯历史,又审视现实、展望未来,以其独到的观点、多维的视角、丰富的材料、深邃的思想,为想要认识老子和了解老子思想的读者打开了宝藏之门,为我们呈现了老子及其道家思想演变进程,为我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脉络和认识中国人外儒内道、刚柔并济的心理结构形成提供了重要参考价值。
阅读传统文化经典,汲取教书育人经验。翻阅《道德经》,其中的很多话语,对个人修身、持家、励志、交友、为政等方面,助益不少。尤其是对我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在大学校园肩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责任担当,通过阅读传统文化经典,汲取教书育人经验是很有帮助的。例如说,《道德经》告诉我们,“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这个道理,对于我讲授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中的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章节,会很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为什么要进行自我认知,只有清晰全面的分析和了解自己在能力、知识和性格等方面的全貌以后,才能明确自己今后适合的职业目标,才有可能做到人职匹配,达到高质量就业的效果。还有就是,有时面对一些复杂局面,要从“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中理出思路,从“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中洞察一二,教育我们要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踏实勤劳;当面对各种各样的“圈子”,要时刻警醒“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对于自身的学习成长,要努力去体味“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这些道理;对于为人处世,要以“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心态平和面对等等。
读一本经典不难,难的是把书读懂。读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汲取传统文化经典中的育人经验,以此来教育学生,既能让其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又能领悟为人处世的道理。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他看来,大道运行,自有其章法和规律,一旦人为干预,强制作为,就会陷入异化而不可自拔。具体到教书育人和就业指导方面,就是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多体察学生的思想,发现学生的兴趣点,以学生愿意听的语言和尊重学生的兴趣,进行因材施教,才能形成“强国有我”的理想信念,以此激励大学生们的爱国情、报国志,让他们在奋进新征程中谱写华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