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校园·书香机关”读书征文优秀作品展示之一

时间:2022-04-04浏览:154设置



生命不息,仍将前行

  ------读《当呼吸化为空气》有感


学工部党支部   谢杏利

 

与这本书的初识,源于多年前的工作需要。当时正在准备一场关于医学生生命教育主题的讲座,无意中看到这本书的推介。彼时,斯人已逝,而富有诗意的书名,伴着天才神经外科医生、肺癌、英年早逝、生命的意义等词汇,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全书,继而沉浸在哀伤惋惜中,浑然忘记读这本书的初衷是什么。                      

时光匆匆,物事变迁,这本书也随我辗转多年。对它,总有种复杂的情感:丢不开放不下却又不忍再读。然而当下世界,新冠疫情迁延两年有余,见惯了病者和医者时时生死相搏的故事,说不清是一种什么样的连结和情愫,我再次捧起这本书,追寻逝者的人生踪迹。

作者保罗·卡拉尼什是位天才医生,在肺癌确诊后的病痛中写下此书。保罗的青少年时代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小镇金曼度过,沙漠谷地的荒凉给予他无限自由活动的空间,各种神秘生物是其探索兴趣的源泉;更是在母亲的影响下系统阅读无数的文学作品,尝试理解生命意义和大脑之间的联系,然后顺理成章地获得斯坦福大学英语文学和人体生物学的双料学位。大学之后的保罗,已不满足于语言文学对于生命意义和价值的解读,彷徨犹疑之后,将目光转向神经科学领域,并花了一年时间读取剑桥大学的科学史与哲学专业学位,之后进入耶鲁医学院,正式由文转医,成为医学博士。直至确诊为肺癌末期时,他即将结束长达十年的住院医生涯,成为正式的神经外科教授。

保罗短暂的一生,可谓金光闪闪:世界一流名校学历、优秀的临床工作能力、数不清的学术奖项与荣耀,前途一片光明。然而,病魔来的猝不及防,那么多年奋斗即将迎来的人生巅峰,都随着这个消失了。

死亡临近的事实令人坐立不安,初期的悲伤、不甘之后,保罗更急切地想要弄清楚是什么让人这辈子值得一活。

其实,保罗从来不曾停下对生命意义和价值的追寻:走上医学道路,是因不满足于仅仅从语言文字上感受生死;医学院毕业后又选择了最为艰难的神经外科,这里虽常常和死神狭路相逢,但是作者也沉迷在人类情感、科学和精神难题中找到出口的挑战,能最直观地面对个性、意义与死亡。

所以这本书不仅仅是本自传,里面也包含着很多关于生命的故事:他共事过的同事的命,他照顾过的病人的命,他家人和他自己的命。保罗说,所有的医生都治病救人,但是作为神经外科医生,更令人备受煎熬:除了生存与死亡的挑战,医生还必须和病人一起直面保命还是保持人格完整的现实。“你愿意用失去说话的能力,来交换多几个月的生命,默默无声地度过余生吗?你愿意冒着丧失视力的危险,来排除致命脑出血的哪怕一点点可能吗?你愿意丧失右手行动能力来停止抽搐吗?”——这显然是一种令人动容的疑虑,它是对病人个性的尊重,是对生命的热忱和爱。这种煎熬鞭策着保罗以完美标准要求自己技术精进,也令他的行医生涯洋溢着人性光辉,免于沦为单纯的医学工匠。

病人对生命有何期待,看重什么价值,是冰冷的医学仪器无法侦测和判断的,但是一个医生的同理心和人本主义价值,可以作为连结病人人生旅途的桥梁。至此,不免联想到生活中曾见到的医患冲突,有时候丧失理智的病患看似无礼、疯狂,其实所求也许只是医生一句真诚的理解与抚慰,哪怕是只有片刻的有温度的对话。

什么让人这辈子值得一活?当大好人生被疾病打得粉碎,突然之间死之将至,作者反复思考着自己还能活多久,能做什么,再次辗转于医学和文学之间,苦苦挣扎,寻找活着的意义:重建旧生活还是寻找新生活?

病情稳定后的保罗选择继续前行,重返医生岗位,完成住院医师最后一年的培训。这不是个容易的决定:身体疼痛、衰弱、药物反应,如影随形,生死难料,而医生的责任又重若千钧。这是旧生活也是新生活。回归工作岗位,于作者是道德责任的吸引力,是使命的召唤,也是倾心倾力多年追求的渴望。高强度的工作常常令病体疲乏不堪,遭受重创,而作者思考的依然是医生的职责,想要给病人提供庇护与看顾,直到他们重新站起来,能面对挑战。

作为普通的教育工作者,现实中也曾不止一次面对陷入人生困境者的询问:活着的意义是什么?然而生命意义的话题是如此地深厚广袤,包罗万象,在我这里,询问者常常并不能得到确切的标准答案。窃以为每个个体的生命点,最终都是要承接过去和未来的,当下的“我”或许是有限的,未来可能是无穷的。每个人面对的困境不一而足,但是生命本身的存在和延续赋予了生命不可剥夺的意义,生命尚存,未来可期。

除了在医学上继续实现自己生存的价值外,保罗和他的妻子也在另一层面上实现生命的意义:确诊癌症一年后,他们的女儿出生了。“父亲”这个新的角色,桥接起作者过去世代的所有,将生命最美好的精华延续到未来。女儿的诞生,对重病缠身的保罗而言,“看到的不是寂静无人的空荡荒原,而是更简单纯粹的东西:一页我将继续书写的白纸”。在人生的最后时光,父亲角色所带来的生命意义,似乎远胜于其他所有的总和。

完成最后一次外科手术后,保罗完全回归病人角色,继续抗癌治疗。离开医院前的一幕读来令人心碎:这不是常见的收拾行囊,奔赴新生,而是几乎确定的行将就木,有去无回。因此,当偶遇的同事与保罗寒暄着“晚点再找你”时,没法不跟着他一起潸然泪下。

保罗的大半生都在对生死进行探索和思考,并拷问自己能否诚实面对死亡,而当这一天即将来临,他决定正视。保罗的写作因病情迅速恶化而仓促结束,然而字里行间,自始至终都是那么理性平淡,没有过多的愤怒哀伤,没有煽情,也没有怀着虚妄的信念,故作勇敢,就只是这样坦然真诚。这不仅是作者在生命最后时光的精神,更是他一直以来的为人。

躯体有尽时,精神意久远。保罗不在乎死后肉身如何处理,但是盼望自己的文字能够发表,期待他要传达的信息能够被为更多人所知,这是他送给世人的礼物。相信当你翻开这本书——《当呼吸化为空气》,你会停下匆匆的步履,在文字的静默中,倾听保罗,倾听你内心的回应。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