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党委2020年“文明校园·书香机关”读书征文优秀作品展示之一

时间:2021-04-08浏览:227设置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的初形成

                            ——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

社会科学管理处党支部  张雪琴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是一本由29名采访对象的口述汇集起来的采访实录,受访者通过自身所见所闻,用真实的历史细节回忆了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到陕北延安插队的故事,再现了总书记知青岁月的艰苦生活和成长经历。读完全书,被总书记曾经有过的艰苦生活经历所震撼,被他面对逆境仍砥砺前行的精神所打动,又因他能够在正青春的年纪把握住为人民服务的方向而深受启发。

15岁的习近平面临家国巨变,父母被审查改造、学校停课,已经被列入送到少管所的名单中,因为少管所人太多需要排队,他才有机会作为“黑帮子弟”到最艰苦的陕北去度过人生中意义非凡的七年。之前,他是国务院副总理的儿子,生活在首都北京,之后,他到了彼时异常落后的陕北,融入农村,成为农民。这种生活落差和心理落差难以想象。而今天,我们的学生考试不及格就崩溃、失恋了也崩溃、被人骗了还崩溃、被老师吵几句就想不开,是不是应该反思?

习近平曾经在《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一文中写到,初到陕北要过四关,即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采访中,当年的知青对农村艰苦的生活条件都记忆深刻,都说那是人生最艰苦的岁月,在这样的生活境遇里,他没有丧失理想信念、没有怨天尤人、没有颓废消沉,而是不断的磨砺自己、修正自己、充实自己、提高自己,他先后八次递交入团申请书,十次递交入党申请书,最终,在陕北农村入了团、入了党,还当了村党支部书记,带领村民做了许多实事、有用的事。用今天的话来说,是“浑身充满了正能量”。如今,有些人遇到一些困难挫折就萎靡不振,有些人受到不公正待遇就对党和国家丧失信心,有些年轻人眼界窄、格局小,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是不是应该在理想信念教育上多下些功夫?是不是除了教书更应该好好的育人?

从这本书中,能够清晰的看到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执政观的形成原因。首先是父辈的言传身教和良好的家庭教育。从教育学的角度讲,家庭教育是影响人一生的教育,也是对人一生影响最持久的教育。习近平的父母都是优秀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父亲习仲勋被毛泽东称为“一个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他在《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一文中写到“在团结方面我从小就受了家庭的影响”,又讲到他的姨姨、姨父教育他要到群众中去,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岁月》中所有受访人对习近平的印象都是有亲和力、朴实、善良、善于团结人、对群众有感情。其次是陕北人民质朴无华品格的影响和宽大包容胸襟的感染。到陕北农村是青年习近平第一次真正踏入社会,初到农村的不适也曾让他迷惘和彷徨,善良质朴的陕北农民没有因为他是“黑帮子弟”就疏远他、打压他,而是像包容孩子一样接纳了他,他在这里入团、入党,在梁家河村当党支部书记、到赵家河村搞社教,最后被推荐上了清华大学。七年知青岁月,他得到了丰富历练,迅速成长,就像他自己说的“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再次是革命文化和传统文化中家国情怀的浸润和熏陶。习近平出生于革命家庭,血液里流淌着红色基因,对共产党有着与生俱来的崇敬感和亲近感,又在延安度过了七年知青生涯,延安的红色历史文化滋养了他崇高的政治理想,帮他“扣好了人生第一粒扣子”。习近平酷爱读书,且读书范围广,内容丰富,善于思考,他读了大量的传统文化作品,作品中传递的家国情怀深深影响了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国情怀是一种对家和国的热爱,是一种忧国忧民的责任感。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告诫学员们:“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最后是艰苦环境中的历练和个人奋斗让精神升华。习近平对群众深厚的感情起因源自陕北人民对他的接纳和包容,感情的升华则来自于他在农村生活和工作时了解了农民的苦,看到了农村的穷,他感同身受,积极去改变现状,他带领群众打坝、修路、打井、办沼气、办打铁社等等,都是为了让群众过上好日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工作,确实改变了梁家河村群众的生活,让他对工作中“坚持群众路线”有了信心,群众对他的认可和不舍,更加深了他的为民情怀。

《岁月》这本书以采访实录的形式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7年知青岁月,让我们看到了更加真实、更加立体、更加丰满的总书记形象,展现了青年习近平在艰苦岁月中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如何在困苦的环境中涅槃重生并坚定科学的理想信念,如何走到群众中赢得群众的认可和信任,如何坚持群众路线解决群众所需改变群众生活,读懂这本书,也就读懂了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读懂了他那颗“无论我走到哪里,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的赤子之心。


返回原图
/